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爱之泉的博客

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日志

 
 

秋之湖南,三个村庄的山果素描  

2014-10-21 19:42:03|  分类: 湖湘地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秋之湖南,三个村庄的山果素描

来源:潇湘晨报作者:钱烨编辑: 王砚时间:2014-10-21 15:10:02

   

10月14日,邵阳市绥宁县黄桑坪镇上堡村,同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美美地享受着野果(粗叶悬钩子)。野果的口味非同寻常,和市场上人工种植的果实口味完全不同。

  □撰文/钱烨 摄影/华剑

 

  “泡,吃多了会拉肚子咧”,2014年10月16日,湘西南黄桑保护区上堡村的村民张淑英提醒说,其他如中华猕猴桃、四照花(山荔枝)在上堡村,孩子也是被禁止多食的,原因相似。

 

  除了吃,上堡村村民还用猕猴桃泡酒,再过半个月就是金樱子成熟的时间,亦可用来泡酒,每一种秋果的成熟时间、分布地点,大部分村民都心知肚明。其他2个村子亦是相同,一路由北而来,所经3个极其偏远的村庄,我们都依次进行了植物普查,3个被各种果实簇拥着的村庄,在对待它们时,亦有各自的选择。可吃,可酿酒,亦可出售。

  10月11日,常德石门壶瓶山,路边,随手可摘的野柿子。

  常德石门壶瓶山,村民上山拾的板栗,受今年雨水影响,今年结果少。

  邵阳市绥宁县黄桑坪镇上堡村,酸酸甜甜的野猕猴桃,小朋友很喜爱。

  邵阳市绥宁县上堡村,当地居民用各种野果进行泡酒。

 

  巴科:采摘八月瓜至碗米坡镇去卖已是半月之前的事情

 

  巴科村,距离保靖县城尚有30公里,位于白云山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海拔800多米,10月9日,我们在吉首大学植物分类学家张代贵的推荐下驱车进入白云山保护区,山道两旁的荚蒾甚多,本地呼为汤饭子的,可直接吃,味道酸酸的,不甚可口。

  巴科村的直接经济作物是茶叶与猕猴桃。所种猕猴桃为市场引进种,却没有山里野生猕猴桃好吃。村内种植柚子树。有时候会在村道两旁发现绛珠草(酸浆),果已红,摘下吃,味道与桑葚颇似。

  问及山上的“野果果”时,提及最多的是八月瓜、猕猴桃,半月之前,采摘的八月瓜背到附近的碗米坡镇去卖,一元一个,买的人并不算多。目前可采摘到五倍子,却是一种虫瘿,由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常见的如盐肤木,刺伤而形成的一种囊状聚生物。

   这种虫瘿晒干后可作为药材,以每斤30元的价格出售,巴科村5组村民刘玉淑昨日刚采了四五斤,放在门前晒,剥开看,果然细小如蚜虫者,密密麻麻,“果皮”红红的,不知者以为是某种可口的野果。

   把虫瘿当作果实,是常有的误会,不过,有时候植物也会寄生。10月15日,在湘西南上堡村周围收集野果时,发现村内梨树就被桑寄生占领。与附生的兰花或者石斛不同,寄生植株是依靠寄主提供营养的,并且也已结果,虽不能吃,也可入药。《湖南药物志》称其可以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

   巴科村背靠白云山,10月9日上午,在保护区宿局长带领下,沿途对秋果进行调查,所获25种果实,可食者仅湖北海棠、中华猕猴桃、宜昌荚蒾、尖叶四照花、五叶瓜藤。外形与五叶瓜藤相似的黄腊果、倒卵叶野木瓜、赤瓟均不可食。其中赤瓟的数量最多,颜色最为鲜红。

   村庄内除了野茄,木鳖子也熟透了,皆不可食。另巴科河下游有灯台莲的果实,硕大如玉米,红色,垂在草丛里尤其显眼,但不可吃,微毒,在黄桑做植物调查的周松曾咬过一口,“嘴麻了3个小时”。

   灯台莲为天南星科植物,喜栖在常绿阔叶林下,多阴影处,亦可入药,在白云山与湘西南的黄桑保护区皆有分布,应为湖南地区常见植物。

   除野生秋果外,巴科村种植的茶籽亦进入成熟时间,茶籽可榨油,与同可榨油的野生油桐在村庄附近分布尤多,两者皆为广泛分布,10月14日,湘西南两河口采集果实时,路遇油桐已经烂熟,也有果青者,不过茶油可吃,而桐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邵阳市绥宁县上堡村乌鸡山,我们采摘了一堆粗叶悬钩子。

  湘西白云山保护区巴科村,村民将采摘的五倍子晾晒,用来卖给药店。

 

  壶瓶山村:鸡爪子,需要两次霜降,甜味尚未成形

    壶瓶山村是湖南省的最北界,亦是最难到达的地方之一,与湖北省的五峰县仅一山之隔,距离湖南石门县却有120多公里。最高海拔壶瓶山2098.7米,曾一直作为“湖南屋脊”,后被高出16.2米的炎陵酃峰所取代。

    最北界的地理位置意味着这里有湘北才可以吃得到的秋果,例如前面所提的猫儿屎。10月12日,我们驱车至壶瓶山村最靠北的大洞坪组,此处“打个喷嚏都可喷到湖北地界”。山上的信号都是五峰县的。

   此处距离最高峰壶瓶山尚有3个小时的脚程,海拔停在1300米,非常适合种植板栗与核桃等经济树木。

   大洞坪组以土家族为多,村落非常分散,“隔着条沟深处还有两户人家咧”,70岁的欧阳应品说,12日中午,他正在与妻子刨红薯,见我拿着猫儿屎,笑说山里还有很多野果果,如本地人叫的“九连子、杨桃”等,不知是否为五叶瓜藤。

   刚一进村,就见高粱泡满地都是,65岁的谢桂芳称之为“冬梦子”,不知为何意,是可以吃的,口味与后来在山上寻到的寒梅(悬钩子属)的味道差不多。

   村内的野生粉叶柿特别多,14日,曾在壶瓶山保护区海拔较低的簸箕山发现有野柿,比粉叶柿的个头大,口味也好很多,尤其是炸开的,甜得诱人,而同行的张代贵却说粉叶柿不能吃,几乎都是涩的。

  大洞坪组20户人家,各自都在屋前空地上种植板栗,核桃是野生的,因为人居环境下,其他杂木受到砍伐,经过人为或者鸟类间接的种子传播,现在野生核桃成为大洞坪主要经济树木之一,但未受到推广种植。

  欧阳应品说,每棵板栗、核桃都可结50斤的果实,可惜今年雨水大,几乎都未结子。老两口八九棵板栗树,只收获了10多斤果实,因此损失了3000多块的收入。

   大洞坪的海拔虽高,但两侧分别有溪流伸出,全村坐落在一处岩溶台地上,村名亦以山腰上的溶洞为名。两侧的沟谷是野果的集中之地,先后收集到猫儿屎、金银忍冬、南赤瓟、灯台莲的果实,因为地理位置靠北,此地大部分植物果实已落,不过西侧沟谷中尚可寻到寒梅、中华猕猴桃与尖叶四照花的果。

   欧阳应品说,山顶上还有一种名为“天蒜”的果实,现在也熟了,“不过是给神仙吃的”,并且他相信用金银忍冬的果实泡澡后可止痒,尝了一口,很苦,但红里透黄的果实非常诱人。

   其他荚蒾属的植物,欧阳都统称为“糯米红”,如在白云山亦可见到的汤饭子,还有另外一种名为桦叶荚蒾的,两者在一般人看起来确实很难区分。

   这种糯米红与火棘,在上世纪60年代,大饥荒时,是村民的主要食物。欧阳应品在回忆那段岁月时,称在山里饿不死人,尤其在秋季之后,野果繁多,亦是儿时放牛时的充饥粮。只是现在少有人吃了,他年轻时曾进山采药、打金钗(一种草药),如今算来已有12年没有再进山,屋前的玉米地与板栗、核桃树,完全可以供给两口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儿女都不愿在山里呆,在外面做了房子,很少再有回来者。

  村内亦有野生的锥栗,不甚多,果实已经落光,仅在张玉德家屋后捡到几颗外壳,果实似乎被啮齿动物叼了去。但拐枣甚多,又称“鸡爪子”,是湖南各地秋季后都可尝到的“野味”。

   14日在海拔670米的簸箕山亦有发现,同行的吉首大学植物分类学家张代贵称,要几次霜降之后才会最甜,我们用高枝剪剪下品尝,果然稍有苦涩,甜味尚未成形。

  常德石门壶瓶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用高枝剪收集野果。

  邵阳市绥宁县上堡村,当地村民用野生猕猴桃酿酒。

  上堡村:锥栗、石栎、山核桃果实还可捡到,猕猴桃已可酿酒

   上堡村位于湘西南黄桑坪镇以南15公里处,10月15日,驱车去的路上曾在西侧沟谷内拍到山桐子的果实,外形像半熟的桑葚,红彤彤的,却不能吃,与14日从两河口回来路上,沟底的小果冬青很像,为毫无秋意的南方常绿阔叶林增添了不少秋趣。

  从壶瓶山至上堡村,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北方的果实落光了,湘南的五叶瓜藤与冷饭团还未成熟,在白云山亦难觅得的锥栗、石栎、山核桃果实,在上堡背后的乌鸡山尚可捡到,纬度向南调整了2度,植被与秋果就大不一样了。如在湘北很难见到的伯乐树、刨花楠,这里成群分布。

   去上堡前2日,与广西搭界的两河口做植物调查的周建军会合。此前的4天,周已采集100多份植物标本,多数含有种子,如铁坚油杉、百合花杜鹃的果实,皆取自海拔1000米以上。

   湖南全境少有纯针叶林分布,路途中海拔较高的壶瓶山、白云山皆有零散野生油松,未有机会采集果实。松子的美味毋庸置疑,尤其是松塔较大的华山松,湖南境内尚未发现有野生分布,壶瓶山有飞机播撒种,因海拔较高,未采集。

  其他常见针叶林如马尾松、杉木大多为人工林,虽也结子,但不可食用。上堡村海拔700米,背后乌鸡山海拔1200米,亦未发现针叶林存在,10月15日,同行6人进入上堡村背后的乌鸡山调查野果,粗叶悬钩子与尖叶四照花数量最多,可吃饱,前后各采三四斤,粗叶悬钩子果酸,尖叶四照花(山荔枝)果甜,且由于地理位置靠南,此时正处于成熟期,比壶瓶山的两种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口味都好得多。山里猕猴桃亦多,13日至16日,在湘西南黄桑保护区共收集到5种猕猴桃,上堡村村民皆称其为“乌东子”,以个头最大的中华猕猴桃采集量最多,乌鸡山上经常可见为采桃而断木者,大部分的果实被席卷一空,我们可以用高枝剪摘到的,多为剩下的嫩果。在上堡村,几乎每家都可寻到猕猴桃,只是量多少而已。仅张淑英一家十一假期就卖掉了300多斤,5元每斤,遭到抢购。我们惊愕其价格之低廉,可是,从广西桂林嫁过来的张淑英说,“那么杀人家干吗,又不是自己种的,只费了采摘力气”。张淑英称山上“乌东子”还多咧,山头、沟底没路的地方很难去,“熟了都喂了雀子”。同一天进山,住在寨子入口处的刘道树捡了四五斤的山核桃回来,我们却未看见一个,刘道树笑称,山里每一棵树的位置他都晓得,前几日在我们后面只捡了1个小时,若时间允许,他可以背回几十斤的山核桃,只是这次是留自己吃的,四五斤足够。

  其实,上堡村内是有许多核桃树的,只是家核桃无山里好吃。管理处龙景波解释为什么山里的野果子那么可口,其实有些味道并不完美,如大部分的秋果吃多了都觉得苦涩,但有一份发现的心情在,而且是通过自己辛苦劳动找到的,自然吃起来最亲切。

 乌鸡山河谷内大量的粗叶悬钩子是我们一路吃得最多的野果,也可用来酿酒,在上堡,近两年兴起的农家乐,纷纷推出这一土特产,再过半月,金樱子成熟了,也可拿来酿酒。在村口开农家乐的刘道树今年泡了40多斤猕猴桃酒,以自家酿的米酒为基础,内中随意放进尚未成熟的猕猴桃,要去毛,切片,放在罐子内密封,可放半年或者2年以上,时间越长,酿出的酒越香,也越容易上头。金樱子为山林地常见的攀援小灌木,蔷薇科,成熟时已近立冬,在湖南全境广泛分布,吉首大学植物分类学家张代贵称,金樱子的维C含量比猕猴桃还要高,可以达到每百克1500到2500毫克,比一般的柑橘高出50到100倍。 另一种已经成熟的高维C果实是刺梨,与金樱子相当,亦为蔷薇科攀援小灌木,两者看起来很像,果肉上皆带刺,不过刺梨在10月间已经成熟,金樱子要晚1个月。

 上堡村在2010年开始发展旅游业后,野果的采集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此而专门赶回的杨进品深有体会,以前是放牛用来充饥的山荔枝、猕猴桃都可采回来,卖给游客。只有粗叶悬钩子太难保存,所以很少被采摘。

 上堡村是个侗寨,明代曾有起义军首领李天宝在此据守,并建立短暂的政权,村民称村内曾有宫殿遗址,目前全村110户,426人,前几年以种植番茄为生,目前几乎每家都在扩建农家乐,今年十一假期,7天内接待了400多人,几乎每家都住着人。谢惠恩没有装修的吊脚楼亦住了7个人,两天收了200元房租,已觉赚了,16日,再次进入上堡村时,谢惠恩正在晒糁子,这是一种在湘西南已经非常少见的农作物,历史悠久,适合贫瘠的丘陵地,曾在大饥荒年代救过不少人的性命,现在几乎要绝迹了,谢惠恩将晒干的糁子,去壳后做成“粑粑”,自己吃,作为“坏年头”的一点纪念。

   除此之外,她还用村内常见的“染花子”,一种紫黑色果实的草本植物,为自己的米粒染色,用来做土家、苗家都可见到的油茶。用秋果染色,是她的独特吃法吧。

  评论这张
 
阅读(113)|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